這一陣子總覺得某些人的字還真的挺像的,以前聽說歷代書家都愛二王,可從來不覺得有脈絡可尋,停了幾年不練字,反到有些感覺。米芾的字算是一例,大學時抄爛的苕溪詩卷(抄到爛不代表抄得好),從來也沒想過當中有王字的味道,現在反到覺得有些像,連王鐸的字也像是同一個源頭。也許每個書家都努力表現他們眼中的二王,也許也因此沒聽說過哪個書家能超越二王。
東抄西抄後發現以前買的李思訓碑,所以就……抄一段。忘了當初是為什麼開始注意這帖子的,不過李思訓碑還挺特別的,輕重的變化似乎主要來自筆畫的粗細,有些較大的字反而用比較細的筆畫,整個字又不因此而顯得單薄……這也是我缺少的。自運的時候尤其明顯,我只能用不同的寫法,行草相參來表現變化,無論單字通篇,看起來都很單調。也許我該抄他個一百通李思訓碑……
No comments:
Post a Comment